工程樣板中可以分為哪兩大類(lèi)?不同樣板的驗收流程有何區別?
模板工程(一)模板結構由模板和支架兩部分組成。
支架部分的作用是保證模板形狀和位置。
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對模板工程進(jìn)行驗收。
(二)模板類(lèi)型與基本要求1.木模板木模板是由一些板條用拼條釘拼而成的模板系統。
重復利用率低,損耗大2.組合模板是工程施工中用得最多的一種模板,由具有一定模數的若干類(lèi)型的板塊、角膜、支撐和連接件組成,用它可以拼出多種尺寸和幾何形狀,也可用它拼成大模板、隧道模和臺模等。
3.大模板一塊大模板由面板、主肋、次肋、支撐桁架、穩定機構及附件組成。
面板要求平整、剛度好。
次肋的作用是固定面板,把混凝土側壓力傳遞給主肋。
面板若按單向板設計,則只有水平(或垂直)次肋;面板若按雙向板設計,則不分主、次肋。
主肋是穿墻螺栓的固定支點(diǎn),承受傳來(lái)的水平力和垂直力,一般用背靠背的兩個(gè)槽鋼。
一般是一塊墻面用一塊大模板。
因為其重量大,裝拆皆需起重機械吊裝,但可提高機械化程度,減少用工量和縮短工期。
是目前我國剪力墻和筒體體系的高層建筑施工用得較多的一種模板,已形成一種工業(yè)化建筑體系。
4.滑升模板滑升模板是一種工具式模板,由模板系統、操作平臺系統和液壓系統三部分組成。
適用于現場(chǎng)澆筑高聳的構筑物和高層建筑物等,如煙囪、筒倉、電視塔、豎井、沉井、雙曲線(xiàn)冷卻塔和剪力墻體系及簡(jiǎn)體體系的高層建筑等。
滑升模板施工的特點(diǎn),是在構筑物或建筑物底部,沿其墻、柱、梁等構件的周邊組裝高1.2m左右的滑升模板,隨著(zhù)向模板內不斷地分層澆筑混凝土,用液壓提升設備使模板不斷地沿埋在混凝土中的支承桿向上滑升,直到需要澆筑的高度為止。
用滑升模板施工,可以節約模板和支撐材料、加快施工速度和保證結構的整體性。
但模板一次性投資多、耗鋼量大,對建筑的立面造型和構件斷面變化有一定的限制。
施工時(shí)宜連續作業(yè),施工組織要求較嚴。
5.爬升模板爬升模板簡(jiǎn)稱(chēng)爬模,國外亦稱(chēng)跳模,是施工剪力墻體系和筒體體系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層建筑的一種有效的模板體系,我國已推廣應用。
由于模板能自爬,不需起重運輸機械吊運,減少了高層建筑施工中起重運輸機械的吊運工作量,能避免大模板受大風(fēng)影響而停止工作。
由于自爬的模板上懸掛有腳手架,所以還省去了結構施工階段的外腳手架,因為能減少起重機械的數量、加快施工速度而經(jīng)濟效益較好。
爬模分有爬架爬模和無(wú)爬架爬模兩類(lèi)。
有爬架爬模由爬升模板、爬架和爬升設備三部分組成。
6.臺模臺模是一種大型工具式模板,主要用于澆筑平板式或帶邊梁的樓板,一般是一個(gè)房間一塊臺模,有時(shí)甚至更大。
利用臺模施工樓板可省去模板的裝拆時(shí)間,能降低勞動(dòng)消耗和加速施工,但一次性投資較大。
按臺模的支承形式分為支腿式和無(wú)支腿式兩類(lèi)。
前者又有伸縮式支腿和折疊式支腿之分;后者是懸架于墻上或柱頂,故也稱(chēng)懸架式。
澆筑后待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落下臺面,將臺模推出墻面放在臨時(shí)挑臺上,再用起重機整體吊運至上層或其他施工段;亦可不用挑臺,推出墻面后直接吊運。
7.隧道模板隧道模是用于同時(shí)整體澆筑墻體和樓板的大型工具式模板,能將各開(kāi)間沿水平方向逐段逐間整體澆筑,故施工的建筑物整體性好、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但模板的一次性投資大,模板起吊和轉運需較大的起重機。
隧道模有全隧道模(整體式隧道模)和雙拼式隧道模兩種。
前者自重大,推移時(shí)多需鋪設軌道,目前逐漸少用;后者由兩個(gè)半隧道模對拼而成,兩個(gè)半隧道模的寬度可以不同,再增加一塊插板,即可以組合成各種開(kāi)間需要的寬度。
8.永久式模板永久式模板是指一些施工時(shí)起模板作用而澆筑混凝土后又是結構本身組成部分之一的預制板材。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有異形(波形、密肋形等)金屬薄板(亦稱(chēng)壓型鋼板)、預應力混凝土薄板、玻璃纖維水泥模板、小梁填塊(小梁為倒T形,填塊放在梁底凸緣上,再澆混凝土)、鋼桁架型混凝土板等。
預應力混凝土薄板在我國已在一些高層建筑中應用,鋪設后稍加支撐,然后在其上鋪放鋼筋澆筑混凝土形成樓板,施工簡(jiǎn)便。
壓型鋼板在我國一些高層鋼結構施工中多有應用,施工簡(jiǎn)便,施工速度快,但耗鋼量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