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位于青海湖東北岸,是湟水河的發(fā)源地海北。北接祁連縣、門(mén)源縣,東鄰大通縣、湟中縣,南與湟源縣、共和縣接壤,西北與剛察縣相連,西南毗鄰浩瀚的青海湖。
全縣總面積****平方公里,平均海拔*000米以上海北。海晏縣地處祁連山系大通山脈西南側,東北部高山連綿,西南部地勢低緩。
境內有甘子河、察拉河等內流河注入青海湖;湟水河發(fā)源于縣境肯特達坂山南麓,流經(jīng)縣境東南入湟源、西寧海北。
自古以來(lái),海晏就是一個(gè)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海北。史料記載,海晏地區漢代為先零羌、卑禾羌等諸羌牧地。漢平帝元始四年(公元*年)冬,王莽新政在青海湖北岸(今海晏縣三角城)設置西???,轄青海湖東部廣大地區。
西??す食沁z址呈正方形,內部布局與中原城市相似海北。西??す食浅鐾恋南笳髦醒爰瘷嗟摹盎⒎瘏T”是國家一級珍貴文物,上刻“西??せ⒎瘏T始建國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戎造”22個(gè)篆字。由此證明,從公元初年起中央政府就開(kāi)始轄制青海湖周邊地區。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重修西??こ牵ㄓ址Q(chēng)龍夷城),為曹魏屬地。
其后數百年間,先后為前涼、前秦、后涼、南涼、西秦、北涼、后秦轄地海北。北涼亡,地入吐谷渾國。隋煬帝大業(yè)五年(公元*09年)海晏屬西??ば驴h。隋朝亡,吐谷渾復其故地。唐咸亨三年(公元*72年),吐谷渾內徙,海晏地區歸吐蕃王國。
唐開(kāi)元七年(公元719年),今海晏縣地屬安人軍轄區海北。“安史之亂”后,為吐蕃“青海節度使”轄地。宋代,為河湟吐蕃唃廝啰政權屬地。元代,為吐蕃宣尉使都元帥府轄地。
明代,為西寧衛遙領(lǐng)的“塞外四衛”中的“罕東衛”轄地海北。明初為隆奔、巴沙等納馬藏族駐牧地。正德七年(公元1*12年),東蒙古進(jìn)入青海后,海晏遂為土默特蒙古游牧地。崇禎十年(公元1**7),又為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轄地。清雍正三年(公元172*年),青海蒙古族共分*部29旗,海晏境內置南左末旗(俗稱(chēng)群科旗)、南右后旗(俗稱(chēng)托茂公)、東上旗。
民國時(shí)期境內又增加南右首旗(俗稱(chēng)爾立克貝勒)、北中旗(俗稱(chēng)水峽貝子)、南左后旗(俗稱(chēng)阿克公)和察罕諾們汗旗海北。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7年),設海晏設治局, 19**年正式建縣,取意于“海晏河清”,地方承平之意。縣人民政府建在今三角城鎮,為省直轄縣。
19*9年9月11日海晏解放,19*0年*月*日成立湟源縣海晏行政委員會(huì ),19*1年*月19日恢復縣制,成立海晏縣人民政府,19**年12月隸屬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北。
19**年因國防需要,在海晏縣建立我國第一個(gè)原子彈、氫彈研制基地海北。“兩彈”基地服役**年,為國防作出巨大貢獻后,于199*年正式退役。
同年,海北州府遷至海晏縣境內原國營(yíng)221廠(chǎng),更名西海鎮,成為新的州府所在地海北。
通知 | 海北州“八個(gè)嚴禁”堅決抵制違規吃喝歪風(fēng)
有獎?wù)魑膯⑹?/p>
來(lái)源/海北新媒
責編/賈麗娟
監制/智華堅贊 總監制/劉增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海北,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lián)系
轉載請注明出處
點(diǎn)亮在看